AI後時代-解決缺工從學生敏捷開始
領導學生經驗談 + 同理學生(Empathy, Respect) + 給學生夢想與希望(Purpose, Perspective)
這裡的學生不限於學校的學生或Z世代,而是對於所有還在終身學習的人,都可以稱作學生。
教學相長,沒有年紀先後順序,或者誰強誰弱的問題,只有領域不同,大家各有所長。因此學生很多都比老師優秀。
KOL(Key Opinion Leader)
尤其在現今資訊爆炸與新型領域不斷產生的世界,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某一獨特領域的KOL,創造環境讓學生、你的team members成為該獨特環境的KOL。
給予學生成就感並陪伴學習,也是在ChatGPT出來後,老師能不被取代的真正價值。
WLB (Work Life Balance)
如今,各行各業都在缺工,但我們並不是要學生內捲來解決缺工問題。那只會逼死學生與年輕人。
相反的,現在年輕人都想選擇遠端工作,如果你沒有給足以說服他們去公司上班的理由,年輕人都會寧願選擇薪水少但可以遠端的工作,因為薪水雖然很重要,但並不是他們找工作最重要的一個因素。
隨時可以保持彈性的環境,才是年輕人想要待的環境。Hybrid比起remote有時候更吸引人,因為很多remote工作的公司是完全沒有辦公室的;但hybrid有辦公室,當工程師需要company的時候,它就會在。
Tell them a story
比起僵化的固定知識(python, javascript語法,git指令等),年輕人更需要的是經驗傳承與依照每個人的狀況,給他們當下最適切的方向。
這可能是告訴他們一個故事。
以自身的經驗,告訴他們工作是怎麼回事,工作不是生命的全部,但或許有機會成就你不一樣的人生。
2020 Agile Tour 敏捷之旅- 如何運用敏捷方式完成徒步環島
然後他們會知道你為什麼現在會在這裡,做這樣的事情。當他們相信,他們就會自己去做,不需要你跟學生說,你要好好努力,不然會…
“Who” you serve
但很多主管都搞錯這個”Who”,主管最需要服務的對象,不是主管的主管,也不是使用產品的客戶,而是主管自己的team members。
而這也是我比較喜歡做的事情,就是inspire身邊的人。再次放上我在COSCUP最後提到小王子書中的一句話。
Take care of each other
只用說的,沒有行動是不行的。剛好有機會接觸到一些學生,那就從這裡開始。給予真正的關心。
除了幫學生搬家請吃飯以外,還要負責開導學生給予學生未來畢業後的方向。而最好的方式,就是從他們現在做的事情給予善意的指導。
逢甲大學 — 資訊工程學系大四專題發表評審委員
剛好有機會收到大學同學劉明機教授的邀請,回母校看學弟妹的專題發表。這次題目不外乎都是跟AI或大型語言模型有關的議題,以及AR/VR等遊戲相關運用。幾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,讓我想起我大學對於製作3D遊戲的熱忱,忍不住想給他們更多未來發展的建議。
上面是我這組選出來的優選。
逢甲大學很用心辦學與給予業師極高的respect。
台灣大學 — GDG Devfest Taipei 2023
兩位非常優秀的成大學生。我相信逢甲大學持續與產業合作,也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。這邊所謂的優秀不是指成績有多好,技術有多強。而是學生有自信把一件自己了解的事情與人分享,即使在別人眼中是多麼微不足道,仍眼神充滿自信與光芒。
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— AI後時代-解決缺工從學生敏捷開始
最後是在內湖敏捷的分享。雖然來的學生與會眾不多,但這是很有趣的個人經驗分享,有點需要人生歷練才會比較了解。但至少感覺學生在某一個剎那間有注意到我這邊講的事情,有跟我對上眼神,我覺得就夠了。
最後Hermes請我總結一句話給現場的學生。我也在這邊放上來給大家。
請善待你身邊的人,你的朋友與你的家人。並給他們正向的回饋,這就夠敏捷了。
也就是從身邊做起。
Leadership is a lifestyle. Agility is a lifestyle, too. — W.C. CHIOU